荨麻疹的中医认识与调治
荨麻疹是一种以皮肤突发风团、瘙痒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疾病,中医称之为“瘾疹”或“风疹块”。其发病与体质失调、外邪侵袭密切相关,中医通过辨证论治,从整体调理入手,往往能取得显著效果。
一、中医对荨麻疹的认识
中医认为,荨麻疹的核心病机是“风邪外袭,营卫失调”。风为百病之长,常兼夹寒、热、湿等邪气侵袭肌肤,或与内在气血失衡相互作用,导致皮肤腠理开合失常,发为风团瘙痒。根据病因和体质差异,临床常见以下证型:
1. 风热犯表:风团色红、灼热剧痒,遇热加重,可伴发热、咽痛,舌红苔薄黄。
2. 风寒束表:风团色淡白,遇冷发作,得暖缓解,舌淡苔白。
3. 气血两虚:反复发作,劳累后加重,伴面色苍白,舌淡脉细弱。
4. 脾胃湿热:风团色红伴脘腹胀满、口苦,舌苔黄腻。
二、中医调治原则
中医强调“治风先治血,血行风自灭”,治疗需辨证施治:
- 祛风解表:风热者用消风散,风寒者选桂枝汤加减。
- 调和营卫:反复发作者可用玉屏风散益气固表。
- 清热利湿:脾胃湿热者以茵陈蒿汤或除湿胃苓汤化裁。
- 养血润燥:慢性荨麻疹气血不足者,当归饮子加减可收效。
三、日常调护建议
1. 避邪防复:避免接触花粉、尘螨等过敏原,注意保暖防风寒。
2. 饮食清淡:忌辛辣、海鲜、酒类,脾胃虚弱者少食生冷。
3. 调畅情志:情绪紧张易加重病情,可配合深呼吸、八段锦疏肝解郁。
4. 增强体质:适度运动如太极拳,或艾灸足三里、血海等穴位以扶正祛邪。
结语
荨麻疹虽为皮肤病症,实与内在气血阴阳失衡相关。中医通过整体调理、标本兼顾,不仅能缓解症状,还可减少复发。患者需耐心配合治疗,逐步改善体质,方能根除病患。
(全文约800字)